我的课堂我做主——记国家纳米科学中心课程改革建设

新年之际,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南楼五层课室正在进行一场别开生面的研究生英文论坛--“纳米药物:过去,现在和将来”。这是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今年开设的“抗肿瘤纳米技术”英文专业课程的结业作业汇报,论坛活动完全由留学生和中国学生自发共同举办。课室中除了精美的海报,还有论坛册子、中外留学生的祝福语彩带及自己带来的小圣诞树……除了学术气氛外,还有浓浓的新年气氛。本次的学术交流会,来源要追溯到学期初…

2012年秋季学期初,在中心领导和老师的支持下,研究生部为中心中外研究生开设了四门英文专业课,包括:纳米加工(王其祥高级工程师,20学时),半导体低维结构基础及器件应用(何军研究员,40学时),纳米科技与太阳能利用(贺涛研究员,40学时)以及抗肿瘤纳米技术(聂广军研究员,40学时)。以上专业课程均选用目前国外原版教材作为参考材料,全英文授课;教学方式多样化,授课内容除重基础理论知识外,还结合科研前沿知识的传授;教学过程注重研究生的自学能力和文献阅读能力,旨在培养研究生理解、思考、推理及融会贯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该四门课程都深受研究生欢迎。其中,中心聂广军研究员教授的英文专业课——“抗肿瘤纳米技术”课程吸引了30多名中心中外研究生与及其他所的留学生参加。聂老师一改以往老师单纯在讲台上讲,学生盲目机械地听课、做笔记的模式,而是将课堂的主角设定为学生本身,由老师指定该领域某个重要内容或问题,学生课下自己动手查资料、准备幻灯片,然后在课堂上做汇报,再由台下的同学或老师提出问题进行讨论。“每一堂课简直就像一个小的专题会议,”该课堂的同学提到,“为了保证自己报告的质量,我们需要认真阅读调研大量相关文献,而不是像原来只是课上听听,粗浅地了解而已。”聂老师也多次提到:“我希望我的学生不仅学会独立思考,具有独当一面的能力,还要让他们学会如何去展示,去让别人清楚地了解你的观点。而这些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次次的汇报、展示来锻炼。”

该课堂的另一个重要部分就是小组讨论,每次就一个重点话题分两组进行正反方辩论,首先一方几个代表在台上展示观点,而另一方在台下提出疑问,然后再进行角色对换。这样的模式使我们能够更全面、更清楚地去理解讨论的每一个问题,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能力。“通过小组讨论,让我们学生,尤其是中国学生更积极地投入近自己的角色中,去讨论、去准备、去展示,同时也让我认识了更多同学和朋友。”

课程临近结束的时候,在聂老师的提议下,大家决定模拟国际会议流程,自发举办一场小的全英文学术交流会。经过两周多的准备,从会议大纲的议定,到具体题目的拟定和分工,到摘要的提交与修改,再到会议细节的各项安排,完全是由学生自行组织和安排。

最后一堂课即学术论坛上,聂老师对同学们本学期来的表现进行了评价,总结了几个月来课程的经验和不足之处,并表达了对同学们本次交流会表现的期许。然后由交流会主席——来自芬兰的留学生Joy Wolfram和来自印度的留学生Anil Kumar宣布会议开始。报告内容主要包括纳米药物发展历程、在各国的研究生产现状以及纳米药物在监管以及道德伦理方面的挑战等几个方面。而同学们的报告风格也非常丰富,或寓教于乐,或简洁直观,或形式新颖,大家讨论气氛非常热烈。整个下午都在认真旁听的杨延莲研究员评价说:“这是我第一次听到的主角完全是学生的报告,尽管可能由于所学有限,你们的数据可能不是最新的,你们的表现可能相较不成熟,但是却让我看到了属于你们年轻人的积极态度和你们的想法,而这正是你们以后科研路上所最需要的。”

论坛结束后,大家一起在新年音乐中享用由研究生部提供的Pizza, 并相互交流学习心德和经验。对同学们来言,这是一次难忘的课程经历。国家纳米科学中心领导非常重视研究生纳米科技课程的建设,尤其鼓励英文专业课程的开设,一方面推进中心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另一方面也能为中心培养教研相结合的优秀人才。开发纳米科技核心专业课程是中心研究生教育未来的工作重点,希望能建设一个国际化的纳米科学与技术学科。

交流会主席Anil和Joy

认真听取报告

提问讨论环节

同学们送给聂老师的感谢信

学术论坛大合影大合照

何军老师的课堂合影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