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讲座】追梦启航--NANO TED第三期演讲分享活动顺利举办
3月22日周五晚,纳米中心NANO TED论坛以“追梦”为主题的第三期演讲活动顺利进行, 将近100名师生现在聆听了演讲。本次活动由研究生学术委员会和研究生部共同举办,研究生部潘海莲老师主持了本次演讲活动。
北京大学化学院,ACS NANO的副主编李彦教授在为题《碳纳米管的科研之路》演讲中分享了她在碳纳米管科研工作的思考和坚持。当碳纳米管出现研究瓶颈的时候,很多碳纳米管的研究工作者转向石墨烯的研究。是坚持突破碳纳米管的瓶颈,还是转向其他研究领域?李彦老师在纠结中想起了科学家Avouris的一句话: “在研究新材料时,有一种潮流是表征它,在著名杂志上发表有关它的性质的文章,然后转向下一个新材料,却很少有人愿意去做那些将带来应用的很难的问题。”于是李彦老师选择坚持继续研究碳纳米管,当别人放弃的时候,就是我们机遇的时候。于是李彦老师带领课题组充分利用无机化学知识,寻找具有类似“酶专一性”的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发明以多酸做原料,无需超高温即可制备的方法,再利用具有特异性结构的催化剂诱导碳纳米管的生长,甚至把拉曼数据几千个样品的测试过程拍摄下来,提出计算产率的多种方法,并通过模拟与推断分析碳纳米管的生长机制,最终产率提高达到92%,入选全球年度科研成果top10。李彦老师说到“我希望我的研究更接近问题的本质,我希望我留下的数据和成果能在未来的研究和发展中起到一些作用”,大家给予了热烈的掌声。李老师的演讲深深感动了在场的观众。
第二位演讲者是来自清华大学化学系,获得长江学者荣誉的刘冬生教授,他的演讲题目是《态度决定未来--天赋、道路与人生》。刘老师分享了自己从事科研工作历程中几个重点的事件点, 他真诚、自然及幽默风格的演讲不时引起了全场观众欢乐的笑声。他非常感谢太太在他生命中给予他引领,因为她的鼓励和支持,放弃了当时稳定的工作,在30岁的时候去香港攻读博士。为了早日和家人团聚,他每天工作16 小时,用了2年时间完成了4年的工作量。他将天赋理解于个人态度——做自己喜欢的,做自己擅长的,这就是天赋。此外,他认为科研工作要有重在参与的态度,在参与中要力争上游。刘老师打趣地说,他经常给自己设定一个五年计划,往往在三四年就完成了目标,他认为这是 “天道酬勤”的结果。刘老师将从他人生见闻的一些细节观察中提出有趣生动又不乏引人遐思的道理,一位对生活和科研充满了热爱和思考的学者印记在在场观众脑海中。
最后一位演讲者是来自南航传媒北京公司副总经理,北京病痛挑战公益基金会理事长鲁丹女士。在为题《生命的另一扇窗外的风景》演讲中,她分享了自己工作之外,坚持罕见病相关的公益事业的故事。事情源于她一位感情至深女性朋友在确诊为罕见病之后,通过媒体力量得到帮助,更换了骨髓,然而最终她还是去世了。鲁丹在巨大悲恸过后,决定一个人完成她们两个人为罕见病患者服务的梦想。她找到中国瓷娃娃组织,利用自己多年媒体人的工作经验和人脉资源,为罕见病的病友策划了多种有影响力的社会活动和探索有效的公益事业运营模式,收获了社会各界对罕见病的关注与资助。当回答是否借此演讲机会吸引更多的人来加入这项公益事业时,鲁丹的回答令全场听众动容,“我十分欢迎,但我并不要求大家都来加入我们罕见病的公益组织。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和努力的方向,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意愿选择人生道路和合适的方式去服务于社会。在座的同学或者老师们,某一天若能研发出诊断或者治疗罕见病的特效药,那也将会给这个群体带来更大的福音!”看起来,温暖文静的鲁丹在演讲中展示的内心力量,和社会关爱情怀,深深感动了在场观众。用自己的力量带给世界温暖,这是鲁丹的演讲给大家带来的启发和思考。
NANO TED演讲论坛第三期活动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每位观众在演讲者的分享中对于生命,工作,梦想的理解找到了自己的答案。
NANO X TED 系列分享活动由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生部和研究生学术委员会共同主办,旨在借助TED的分享模式,为纳米中心的所有师生,以及周围科研院所,提供一个分享与展示优秀思想与创意的平台,促进中心师生交流,让广大的师生在分享与讨论中带来启发,引发思考,汲取精华,使科研更好地创造价值,服务社会,创造美好生活。
潘老师主持本次活动
演讲中的李彦老师
活动现场
演讲中的刘冬生老师
现场提问
演讲中的鲁丹女士
演讲中的鲁丹女士
活动现场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