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和《三体》相遇,能碰撞出这样的火花!

  2019年12月,《三体》剧组第一次来到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以下简称“纳米中心”)进行交流和踩点。

2019.12.20 三体剧组与纳米中心学生的交流场景

  时隔三年,在《三体》剧组的精心打磨和纳米中心及其他各方协助和配合下,电视剧《三体》以满满的科技感面对观众,成为一部经典的科幻电视作品。

2020.09.05 三体剧组到纳米中心进行拍摄

  2020年7月批准同意《三体》剧组在纳米中心部分场地进行取景拍摄计划,到2020年9月在纳米中心拍摄,再到如今历时三年《三体》成功上映与好评如潮

  让我们看看纳米人眼中的《三体》是什么样的一个世界,回归到现实的纳米和《三体》又能碰撞出什么样的思维火花呢?

  作为纳米中心从事纳米研究的青年一代,我们,有话说!

  精选留言1:

  “《三体》电视剧中,汪淼研发纳米飞刃的实验室是我曾经工作的纳米加工实验室。剧中实验室有几台经常出现设备是跟了我十多年的老朋友。汪淼触摸的磁控溅射,是我到纳米中心工作后接的第一台设备,也是加工室最老的设备了。这台设备培养了很多优秀的博士生。微纳加工技术代表了目前人类进行材料设计和加工的最高水平,是目前集成电路、传感器件、显示器件、微流生物芯片件等诸多先进器件离不开的关键技术。从探索火星和深空的航天器,到我们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的手机,再到可以进入血管中为我们治病的纳米机器人,高端的微纳加工设备、材料以及由其制造的高端芯片,都离不开微纳加工技术。

  剧中汪淼眼睛里出现的倒计时,是地外文明的杰作,不过,现实生活中,我们目前可以通过AR眼镜( 增强现实技术)实现类似的功能。AR技术可以提供人类全新的信息交互方式和生活工作方式,它呈现出图像的衍射波导镜片是由微纳加工技术制造的,既要透明,又要显示信息,将虚拟的世界和我们现实的世界融合在一起。基于对这项技术的热爱,我目前创办了公司,希望将科幻场景变为现实生活。”

  ——高级工程师:李晓军

   

  电视剧《三体》中汪淼触摸的磁控溅射

   

  电视剧《三体》中汪淼触摸的快速热处理设备

  精选留言2:

  “2019年12月第一次见到《三体》剧组,到2023年作品上映,历经整整三年时间,不管是线下接触,还是朋友圈看到剧组的摄制过程,见证了剧组以非常真诚及追求完美的态度,完成《三体》电视剧作品的创作。纳米中心师生有幸参与到电视剧的制作过程也是非常有缘分的事情,与剧组探讨交流、拍摄参演、提供科学素材等等情景都留下深刻的印记,这也是一次科学与艺术融合的过程。此次合作,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科学与艺术之间并不存在绝对的界限,而是互相渗透、互相促进的,这种融合不仅能够让科学更加深入人心,也能够让艺术更加严谨有力。这次合作提高了我们跨学科合作的能力和视野,也让我们坚信我们的科学专业能力可以在更广阔的领域得到应用和发挥。

  ——教育处老师:Hailian

    

  电视剧《三体》中纳米中心剧照

  精选留言3:

  我读博期间的支线任务—剧版三体科学顾问,随着电视剧的上映,顺利结束。我第一遍刷剧时,心情十分紧张,特别是涉及到我参与的部分时,甚至有些结题答辩的感觉。我参与了飞刃材料制备设计部分工作,关于飞刃材料,讨论时大家一致同意选用碳纳米管来做,并且文献中也有比较成熟的制备方法;但是远远不能满足古筝计划使用。当我苦苦思索如何实现而无果时,突然意识到这是一个科幻剧的呈现而不是导师给的课题。因此思路大开,在剧中的纳米中心,可以有高活性高选择性的催化剂,可以用各种所需的仪器,可以使反应可控。我把自己对实验的期待,甚至有点不切实际的愿望都让汪淼团队实现了。

  剧中有一处情节,制造飞刃的仪器“黑箱”出故障,剧组咨询研究中仪器会出现哪些故障。这个问题太有感触了,读博期间,成功的次数不多,但遇到故障太常态了,设备漏气,气体不纯,样品污染………剧中汪淼克服飞刃量产的困难,不过是通过了一小段激昂澎湃的音乐;而实际科研中的一个真实突破,又是经历了多少个年月,多少届学生……

  ——中心学生:小钠

  研究方向:纳米催化

   

  赵文世博士提供的素材——电视剧《三体》剧照:飞刃材料研发受阻阶段黑箱工作状态记录

   

  刘佳博士提供的素材--关于量产碳纳米管的论文

   

  刘佳博士提供的素材--计算古筝计划碳纳米管间距的计算公式

  精选留言4:

  很荣幸参加《三体》电视剧的群演,和纳米加工实验室几位老师及同学参加了整整一天的拍摄。我们的戏份包括设备操作、夹取样品、观察样品,和主演进行一些互动。为了完美的呈现,我们几乎每个场景都试拍了近十遍,特别是用镊子把硅片从设备取出夹到身后实验台上的动作,在镜头和剧组的注视下一遍遍重复。我们虽然没有台词,但尽可能在动作、神态上演出剧本里紧张的情景,有的老师还边操作着设备,边和隔着通道玻璃的主演比划着手势,把焦急的场面拉得满满的。拍戏讲究的是视觉效果,但我们还是力求科学性,展示出设备的正常功能和用法。拍摄之余,我把操作的“高科技”设备介绍给演员和剧组们,感觉十分骄傲。终于在毕业后看到电视剧的上映,又回忆到实验室工作的熟悉场景,非常激动!

  ——中心学生:徐陶然

  研究方向:电学式/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气体传感

   

  演员张鲁一对中心学生的寄语

  精选留言5:

  大刘的原著将科研工作者过于理想化了,这种工科生对理科生的认知偏差碰撞出《三体》这一优秀作品。《三体》剧组很好地还原了原著中红岸基地这部分有历史敏感性的内容,而不是为了规避风险直接删除,保留了故事的完整性和逻辑自洽性,这背后一定有很多不为人知的努力和付出,特别感谢剧组的用心。祝福用心做国产影视作品的影视人,谢谢你们尊重观众也尊重自己的职业。“朝闻道,夕死可矣,以后会更加认真地做每一次实验。最后谢谢你们圆了我们这些书粉十来年的梦,剧版《三体》很惊喜。

  ——中心学生:汪汪汪

  研究方向:纳米生物材料

  精选留言6:

  看完电视剧版的三体再一次回想起了第一次读完三体的那个夜晚,不由得感叹人类和文明的渺小。主创团队抓住了每个角色的内核,传达出了每个角色的特色,极其忠于原著。不得不提的就是主创团队对于cg技术的应用。因为原著中会出现大量的科学知识,但普通观众对于其理解可能只能停留在字面意思,优秀的cg技术将这些空洞的名词具象化,让观众理解更深。这是对于原著的尊重,对细节的严苛以及对cg技术的优秀运用,呈现出了如此优秀的三体电视剧版本,也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科幻影视化光明的未来。

  ——中心学生:沈艾思

  研究方向:纳米催化

  精选留言7:

  向收到该信息的工作人员致以美好的祝愿。当知道要去纳米中心进行联合培养时,我首先想到的就是《三体》小说中纳米丝的“名场面”。“我能见到纳米丝这样的成果吗?”,“我能参与到纳米尺度的研究中去吗?”带着这些期待,我来到了纳米中心求学。转眼半年时间过去,实验上不断的失败给了我一记“当头棒喝”,原来,小说中几句话就交待的高大上成果,在现实背后是需要多少次简单实验的累积,多少次缜密严谨的思考,多少个平凡日夜的坚持,简直数也数不清!纳米飞刃,也只是在理论之中存在。接踵而来的实验失利让我开始怀疑自己做的这点小实验还有没有意义。也恰恰此时,《三体》重新回到了我的视野。将近两百次的毁灭与重生,才造就了三体人后来发达的文明与科技。在文明或者宇宙面前,个人是如此的渺小!但反过来看,也正是一个个渺小的人,构成了这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或许科研亦是如此,即使做出的只是沧海之一粟般的成果,也许在未来也有派上用场的小小可能。科研不只眼前的实验,还要有《三体》相伴! 那些在纳米中心,高能所的实景拍摄,绝对是本剧的巨大亮点,剧组做的已经超出了所有人的逾期,给剧组一个大大的赞!主会在乎的!

  ——中心学生:Lukki

  研究方向:纳米药物递送

  精选留言8:

  我认为《三体》是目前国内科幻电视剧的一大巨作,无论是剧情特效还是人物演绎都十分出色。看完剧能感受到剧组的制作精良,剧组人员的十分用心,纳米中心和正负电子对撞机实验室的取景非常专业,红岸基地细节满满,感觉就像身处那个年代一般;还有古筝行动,审判日号被切割的整个过程看似平静,却充满张力,看的时候跟汪教授一样提心吊胆,而整个船体变成片层轰然坍塌时,更是无比真实和震撼。主要演员也个个演技封神,感觉他们就是角色本身,在他们的诠释下,看到了观察力出色的大史警察,专业的纳米科学家淼淼,经历了惨痛遭遇而变得极端理智的叶文洁,还有每一个生动的小人物...... 作为纳米专业的一名研究生,第一次在影视中感受到纳米材料的强大应用,期待着有一天像纳米飞刃、太空电梯一样的科幻能够变为现实。谢谢剧组人员,让我们看到了从书中走来的《三体》,期待第二季的早日到来!

  ——中心学生:Tong tong. Guan

  研究方向:纳米生物医学

  精选留言9:

  作为纳米中心学生的一点点私心就是想看到中心呈现在大荧幕上的样子。之前三体剧组来中心取景时我就远距离的看到过,当时本来以为距离开播遥遥无期,没想到就在这段时间梦想成真了。看见纳米中心的大门还有实验室呈现在电视上,自豪感油然而生!最后,我想对主创团队说,坚持初心!我们都等着下一季!

  ——中心学生:Momo

  研究方向:纳米生物材料

  精选留言10:

  从听说主创团队实地取景申请了好多科研单位我就被团队的心意感动到了,看到剧后,作为一名入门科研人,其真实性让我叹服,也感到亲切,很开心能够在电视剧里看到我们纳米中心,科学技术的最高目标其实也就是服务于人民,从严肃的科研氛围走入电视剧的文艺创作,感觉我们纳米中心都变得更加有趣了呢!

  ——中心学生:珊珊

  研究方向:纳米医学与生物技术

  精选留言11:

  刚刚看了最后一集,感慨万千,感觉“宇宙浩渺,人生不易”,但是人类还是永远乐观的 ,永远不会放弃希望。而且最重要的,还是尖端基础科学的突破。作为医学科研工作者,我们对人类的未来有使命感,希望能用更好的纳米肿瘤医学技术,换来对人类更好的福祉和进步。

  ——中心学生:Ella

  研究方向:纳米肿瘤精准医学

  精选留言12:

  微观与宏观,本就是一对相对的概念,也许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最终我们会依靠对纳米甚至更细微制度的探索,实现对宇宙的理解。

  ——中心学生:周莹

  研究方向:纳米医学

   

  纳米加工实验室师生和演员于和伟的合影

   

  纳米加工实验室师生和演员张鲁一的合影

  《三体》描绘了人类在自己的科技发展中遭遇到难以想象的挫折,逐渐陷入了混乱的局面。三体文明的介入,它们的高超技术,强大的思维力和复杂的价值观,让人类望尘莫及,不知所措。

  在无垠的宇宙中,我们感叹生命的渺小;在纳米尺度的研究中,我们也惊叹微小尺寸的无限可能。正如同对浩瀚宇宙的探索,对纳米尺度科学的探索也永无止境。

  而作为纳米人,在对电视剧《三体》感慨万千的同时,我们将牢记自己的身份,牢记自己的科学使命,以积极向上的姿态全身心地投入纳米科学研究,探索纳米科学前沿,如同《三体》中的汪淼一般,为人类,为地球文明!

  特别感谢支持《三体》电视剧的中心领导和师生们,同时感谢刘一瑄同学、研究生会和教育处对本文做出的贡献。

  


附件下载: